七色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明威宁侯 > 第一百四七章 待遇又提高了

第一百四七章 待遇又提高了

恶心,就算他已经死了,还是起鸡皮疙瘩。她好不容易才挥去对他的厌恶,沉思道:“如今,我们只有再去哀牢请求援军了。哀牢军队数万,如今只损失几千,还有一战之力,我们速去哀牢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黎云龙回答,两匹快马,飞奔哀牢而去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占人归附后,朱高燧在陈远的建议下,并不急于进攻黎利,只是包围起来,开始在安南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
    因为以前明军攻下安南,“酷刑虐政,久失民心。”需要全被废除,以清明政治风气。

    在军事方面,他们数次胜利,收编了安南很多军队,决定裁军,留部分作防卫,其余归农。又将全军分为五番,只留下一番执勤,其余四番归农,轮流执行。

    同时,因为安南的部队多为豪族和流民,军纪涣散,他故此管理得相当严谨。颁下“军宪十条”,军士们必须遵守,内容是:一、军中喧哗;二、军中虚惊,妄言祸福,以摇动军情;三、临阵闻鼓声,见指旗而佯为不闻不见,逗遛不进;四、临阵见止军之旗,闻止军之锣而不止;五、闻退军之钲而强不退;六、防直不勤,或熟睡不守,离伍潜回;七、耽惑女色,私放妻党,而不当军役;八、卖放军人及影蔽而不着军籍;九、以私好恶而颠倒人之功过;十、与众不和,奸恶偷盗。

    以上十条,犯者斩。

    在教育方面,在地方各府路设学堂,教授儒学。令地方参加科举,文武官员须经科考,文官考经史,武官考武经,以招揽人才。而佛道人士,亦须经过自己所属宗教的经典考试,合格的可作僧侣或道士,不合格的勒令还俗。

    在土地方面,仿效北魏孝文帝改革,设立均田法,缓和贫富不均;鉴于豪族占有过多田土,于是制定均田法,将公有田地分给上自官员,下至老弱孤寡之人,以放缓贫富悬殊的现象,让各阶层的人都有田可耕。

    这些改革得到安南民众拥护,一般的豪族也不是很抵触。于谦执法公正,陈远也亲自下田劳作,感染了安南民众。

    安南打仗多年,几乎各地民不聊生,田土荒芜。陈远一面建议朱高燧令从附近国度购来种子,发放百姓耕种,同时建议朱高燧上奏朝廷,请求减免赋税,朱棣当然一一应允。

    如此三个月过去,黎利被包围的垂头丧气,多次试图突围,都被明军杀了回去。城内粮食逐渐减少,黎利就搜刮百姓,蓝山百姓怨声载道,纷纷开始思恋明军。

    对于百姓来说,才不管谁来统治,有饭吃,有土地耕,他们就跟谁走。

    此后,不断有百姓悄悄逃离蓝山,黎利怒不可遏,对百姓严加管控,发现逃跑的处以极刑,极其残忍,然后示众。

    苛政猛于虎,在城内是死,外出说不定还有出路。一些百姓和士兵还是不断的逃出去,归顺明军。

    明军既往不咎,一一给予优待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个月,黎利城中已经不到五千兵马。人心涣散,黎利生性猜忌,已经杀红了眼,失落、暴躁、嫉恨,全部涌上心头,他的部下,稍有不顺,就被他暴躁的砍杀,有的令人剁成肉泥,就连功劳显着的陈元扞,也被他杀死,他谁都不再信任,恐怖的氛围一直笼罩蓝山城。

    陈远久等着决战已经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