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色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明威宁侯 > 第一百二七章 朝堂诡辩

第一百二七章 朝堂诡辩

话音刚落,大臣们就炸开了锅,刚才他怼大学士,还有人眼观鼻,鼻观心,不做表态。现在可不同了,大家义愤填膺,纷纷指责陈远。

    看着所谓的“中心耿耿”的大臣们,朱棣脸色很难看。蹇义暗叹,退之啊,锋芒毕露,你怎么这么不懂事。朱高燧有些傻眼,陈远开始不是跟他这样说的啊。

    陈远的上策,朱棣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上个月老母去世,连棺材都买不起啊,臣愧对列祖列宗。”一个大臣在朝堂上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另一个见状,也抹眼泪:“陛下,臣一家十六口,现在都是借粮吃饭了。”

    还有一个在大庭广众撩起里面的衣服,哭诉:“陛下,您看,臣的衣服都穿了五年了,尚没钱换新的。”

    我靠,陈远大跌眼镜,这些家伙,肚子圆滚滚的,脸色红润,好意思说断粮了?还有,老母去世,老兄,你应该回乡丁忧吧。

    明朝的俸禄是很低的,所以即使朱元璋用了很残酷的办法治贪,剥皮塞草,还是治不住那些人。因为不贪就活不下去,总也有人是不知足、不自主的。

    朱棣沉眉望着朝堂上的大臣,道:“说说中策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安南绝不可放弃。其他重要项目也不能停止,现在手上有钱的,只有商人。臣的中策就是,不如给商人一些优惠,只要他们捐钱,适当提高他们的地位,降低他们的税收,军费足够!”

    见皇上没有采纳陈远的上策,大臣们松了口气,又见陈远说出重商的话,满朝皆惊,刘观道:“陛下,万万不可,自古以来,商人多狡诈之徒。如果放纵商人,则百姓不思耕种,都去偷奸耍滑,则大明危矣。”

    刘观又是第一个反驳,但是,这次,没有得到几个人的附和。大臣们都不是傻子,陈远的上策是大臣捐献,中策提高商人地位,对于他们来说,后者容易接受多了。如果再反驳,皇上生气,大家都捐一千两,哭都来不及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们大明的商业,好像就一个装了半瓶水的瓶子。”

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,不知道陈远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陈远立刻道:“陛下,有句话说得好,没有最繁华的,只有更加繁华的,大唐璀璨文化,为什么能够臣服四海,咱们大明的光芒,为什么世界都知道,就是因为交流,因为商业,如果大家都你做你的,我做我的,不沟通,双方怎么会认同,可能连语言都不通。请问,一方县令如何治理治下互不往来的人。这就体现了商业的重要,是商人把物品从多余的地方卖到了不足的地方,是他们把各地域紧密交流。因此,才形成了我统一的大明文化。现在,这个瓶子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,远远没有达到鼎盛,而且草民深信在吾皇的文治武功下,大明一定会比现在繁华千万倍,载入史册,流芳千古。”

    大臣们听得目瞪口呆,第一次听到这样稀奇的理论。乍一听,他们还反驳不了。

    朱棣好大喜功,陈远的话有很多的恭维成分,心里高兴,道:“少在这里糊弄朕,照你的话说,商人不但对大明无过,还有功,朕还得赏他们不成?”